翡翠在中国的时间不算长,然而国人对于它的热爱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的宝玉石种。翡翠作为当今玉石界一颗耀眼的明珠可谓当之无愧。它那高的硬度也使得它能很好的保存下来。无论观赏还是收藏,都非常有价值。那么,翡翠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在中国的玉文化历史上,翡翠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哪呢?
那么翡翠真的是在明末清初时传入中国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说法对不对。
翡翠一词 , 最早是用来指一种美丽的小鸟 , 由于“翡翠”鸟羽毛甚美 . 人们使用翠鸟的羽毛拼嵌在首饰上 . 称为“细翠” , 常说的“珠翠”首饰多是如此。
中国原本不产翡翠 , 它是随着古代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由云南驮夫发现并从缅甸传入中国的。翡翠的传人始于何时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 : “在 18 世纪之前 , 中国人并不知道硬玉这种东西 , 以后,硬玉才从缅甸产地经云南输入中国”。有人认为在 1700多年前即魏晋时已开始由缅甸进口这种玉石璞 , 加工成各种饰物。翡翠一词在古代的典籍中出现过多次。南北朝时期的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记述,“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其中“笔床”是指架笔,用翡翠做的一种文房用具。
翡翠真的是在明末清初时传入中国的吗?从历史上看,西南少数民族与国内来往也很频繁,他们进贡的物品中也可能有翡翠贡品。对翡翠有明确记载的应属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其中讲述了他家中有一件材质为翡翠的“翠罂”。“罂”在古代泛指大腹小口的器皿。其家人和朋友都觉得它是碧玉的。偶然一次机会,他碰到前朝(宋真宗)的一个老太监,便拿出这件“翠罂”给他看。没料到,老太监识得翡翠,便向他道:“这不是碧玉的,而是翡翠的。因为我在前朝皇宫的大内库房里见过一个翡翠盏,这种材质的玉石可以屑金。” “屑金”是指翡翠可将黄金磨成细碎的粉末,这意味着翡翠的质地非常硬,符合翡翠的属性。当时只有前朝的老太监见过翡翠,其他人均未见过,说明在宋代,当时只有宫中才有翡翠。
然而,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是,翡翠于明末清初的时候传入中国。“翡翠”名称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段其含义包括三种七类。目前 , 主要的分歧是“翡翠”名称何时开始真正特指现代的“缅甸玉”或翡翠。就已有的成果来说 , “翡翠”或“翠”在北宋以前所指仍非今天的“缅甸玉”的观点 , 明代徐霞客记叙的“翠生石”可能是较确切地与现代翡翠玉相似的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