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翡翠成品底的优劣 翡翠底与翡翠种水的区别及关系是什么

从翡翠底含义中我们看出,底的内涵包含了两个关键要素和三个一般因素,两个关键要素是质地(种)和透明度(水),三个一般因素是光泽、基础色和翡翠的净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翡翠成品底的优劣呢?你是否知道翡翠底与翡翠种水的区别及关系是什么呢?

如何评价翡翠成品底的优劣?

1、翠与种、水之间相互映衬的效果。这个效果包括三者间一补或不补甚至互相制约的效应,以及玉件外表的光泽特征。

2、翠与翠以外部分,即与整个基底的协调程度。

3、翡翠的净度。翡翠的裂绺、白棉、黑斑、灰丝、冰渣等瑕疵越少,则底可能越好。

综合以上三项评价原则可知,底以质地坚实、结构致密、透明度高、光泽柔润、主色调(翠)与基底、与整下饰品和开头相协调者为好。底洁净细腻的翡翠玉料经加工后,其表面非常光滑,在光的照射下通透润泽、熠熠生辉。能充分反映出翡翠玉件的神韵和灵气,翡翠界的商业人士称这种现象为宝气足;种老、色好、水透、瑕疵少,就能很好地衬托出翡翠饰品的高贵,艳丽和价值,给人以碧绿欲滴、静若秋水或如火如茶的感受,翡翠商界称这类的底,这类的感觉为放睛。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翡翠玉料的加工质量和观赏效果,影响到翡翠的质量品级和商业价值。正确认识和评定翡翠饰品的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翡翠的底由于是各项指标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质量评价时只能定性评定,在对翡翠质量分级的各项指标中,也只能作为一项参考性指标。



翡翠底与翡翠种水的区别及关系是什么?

在现实中,甚至在一些书刊中,种和底是两个经常被混为一谈的概念。在最近颁布的云南省地方标准《翡翠饰品分级》中,种的专业名称为质地。从珠宝学的角度来看,种是指翡翠的结构与构造,其内涵是硬玉矿物结晶粒度的大小、硬玉纤维结构的粗细和疏密:底则是种、水、色的有机组合和综合体现;观察识别翡翠的种,注重的是翡翠内部构造的、具体的、微观的几何形态指标;认识翡翠的底,则强调的是有关指标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外在的感觉。显然,底与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有的资料中,将透明度(水)与底相混淆,这是不妥的。当然,在众多翡翠底的名称之中,有的底是以透明的特征和透明程度来命名的,但底的内涵远远不止是一个透明度指标,底和水并不是一个概念。

种差则底差,如结构粗糙的铁龙生翡翠,其底子就不好,但种好底却不一定就好,如瓷底翡翠,有的结构很致密、细腻,但瓷底翡翠属于中低档的翡翠。只有种、水俱好,才可能有好的底子;只有种、水、色和翡翠的净度俱佳,才会出现很好的底子,这是我们多年来了解翡翠作出的总结。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里面有许多矿物学、物理学、宝石学和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学问,我们也在不断的摸索当中。

点赞 0

翡翠网巢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