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白就是羊脂玉 羊脂白玉是极优的新疆白玉籽料

羊脂白玉是新疆白玉中的极品,白、糯、润、温、细,且数量少,不少人看到很白的玉就误认为是羊脂白玉,其实白玉与羊脂白玉在矿物质成分和化学结构上是有区别的,用仪器测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区别,在玉器市场上人们无法时刻用精密仪器鉴定,便渐渐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认为羊脂白玉应该是有较高油脂度、有柔和白度、润泽细腻的新疆白玉籽料。

羊脂玉透闪石含量98%以上,透闪石含量越高则越白。羊脂玉出于籽玉,籽料也有特别大的,但是大籽料出不了羊脂玉。所谓籽玉越大越值钱,乃是误导,真正值钱的应在两千克以下,因两千克以下的籽料才有出羊脂玉的可能。

羊脂玉之称,人说始于新疆老乡,乃民间流行称呼,其实绝非如此。羊脂玉之称是极有学问的,其“脂”字即有颇深的文人色彩。和田玉的真正开发,始于乾隆时期,拥有和田玉极品者也只有乾隆。而对玉最有研究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乾隆皇帝,故,羊脂玉之称当起于乾隆皇帝。

有玉雕大师曾说,羊脂玉如产自中原则有可能称为猪脂玉。然而,羊脂玉之感觉决非似猪脂,只有羊脂之感觉最近乎羊脂玉。羊脂玉之名虽不甚文雅,因其极其形象,并具深层文化,故仍为历代玩家所沿用。眼下,羊脂玉虽已进入科学研究阶段,研究者欲出台国际化规范,但仍无更好的学名,也只有羊脂玉才是最理想的称呼。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介绍,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籽料。到元代开始采取山料,到清代以后山料的产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籽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籽玉琢成。

已故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章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水产羊脂白子玉而言。这就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证明了羊脂白玉,就是晶莹洁白而无瑕。其特点就是,特别洁白、光亮、温润、细密、油脂等。上佳的白玉无瑕,最好的“白如截肪”,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其硬度为6至6.5,仅次于翡翠。因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不全沁,但也不是不沁。质软的有鸡骨白,质硬的局部有瓷白,受沁和开窗部位,全呈“老化”现象。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不是一种毛病,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羊脂白玉浸泡在水土中2000余年,其质地硬密,温润如初,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也正是它贵重价值所在。此羊脂白玉,汉代水产的白籽玉,肌里有“饭渗”,后代很难仿制,只能天然浑成。明清时期的青白玉,皆无“饭渗”。

点赞 0

翡翠网巢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