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是进行石雕创作的上等原料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寿山石的9种雕刻技法。
所谓技法,就是石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
。通俗的讲,就是由外向内,一步一步的通过减去废料,并根据石料的天然色泽、形状、纹理进行构思
设计,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雕刻出造型和色泽适应的作品。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摸索研究
,寿山石雕刻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有圆雕、浮雕、薄意雕、印钮雕、篆刻、镂空雕、透雕、链雕与
镶嵌雕等等。
1.圆雕
什么是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各个方位雕刻物体的方法。所雕作品
逼真如实物,特别富有立体感。与殷、商、周、秦、汉、唐的百雕一样,圆雕是寿山石雕刻中最古老也
是最基本的技法。不论是出土的南朝的寿山石猪,还是南北宋的人兽俑,都足以证明这一点。即使是到
了清初寿山石雕刻的鼎盛时期,雕制人物仍然主要使用圆雕技法,如杨玉璇的《僧人卧像》、周尚均的
《弥勒》、魏开通的《伏虎罗汉》等。
2.浮雕
什么是浮雕?浮雕是在石面凸起物像的一种雕刻技法,它与圆雕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只从前面的方位(或兼
顾到左、右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面的方位或贴在石壁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
浮雕是寿山石雕中的传统技法。寿山石的浮雕开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虽
然因为材料的缘故,在体积上和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相比悬殊很大,但是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对寿山石
浮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浮雕对于石材的要求比圆雕低,许多浅薄的不能用于圆雕的寿山石石料,
却可用于浮雕。浮雕多采用色彩对比度强的薄形石料,其相石设计的画面一般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画风格
。
3. 薄意雕
什么是薄意雕?薄意雕是寿山石雕刻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因为薄
意雕浅刻如画,故亦称“刀画”。
薄意雕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为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
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
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也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雕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
赏价值。
据考究,薄意雕起源于清朝康熙时期。清初康熙年问著名艺人杨璇,不但以善刻人物、兽钮名于世,还
在表现技法上大胆突破前人藩篱,刻圆雕渗用阴刻法,使作品更臻完善。与他同时的另一位石雕名艺人
周尚均,则擅长雕刻弛纹博古平钮,或在印台四周刻浅浮雕锦褥纹和边纹,或在印台四周饰以浅浮雕图
案。他们开创了薄意的前身。在雍正皇帝的玺印中有这样几方玺印: 第一个时期制作的“恭临皇父御笔
”、“御赐朗吟阁宝”、“谦斋”,依自然石形及色泽,刻山石、老松、楼阁、人物,许多地方采用阴
线装饰,景物画面充满整个印石,虽然布局稍嫌呆板,缺乏变化,线条刻画不是太流畅,但已经有了薄
意雕的雏形;在“万国咸宁”、“用中”、”建中于民”、“和四时”、“诚求”这5方玺印中,前两方
为山水人物,其人物采用高浮雕手法,背景山水用浅浮雕,层次分明,后三方则山石耸立,树木婆娑,
江帆远影,水榭楼台,犹如一幅幅水墨山水,疏淡有致,平朴之中益见韵致,虽然大多采用的是阴刻手
法,但已是相当精致的薄意作品。
薄意雕的特点:一是选材严:多选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鹿目田、荔枝冻等,有皮者尤佳;二是技法
高:许多田黄石珍品多出于寿山石雕大师之手;三是相石精:寿山石中的冻石、田黄、芙蓉等名贵稀少的
石种,价值极高,雕琢之前,必须认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表皮利用、疤点处理等等,因此有“雕人
眼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之说;四是清石细:根据腹稿设计,作甄别去留,完善雕件。五是作画美
:即用笔在石材上画稿,要求画面精美。六是勾勒轻:以尖刀代笔,在画笔线上,浅勾勒线条定位。七
是核稿、磨光尽善尽美:校对效果时,有皮者用水,无皮者以粉末核之。只有通灵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艺
,薄意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心开一境技不薄,清新隽永意无穷”的境界。
4.印钮雕
什么是印钮雕?印钮雕专指印章上部的雕刻,起装饰印章的作用,即石章钮头雕刻。印钮雕分为自然台
和平台两种。自然台的雕法是多因章端不规则,四方型不甚四方而采取的权宜之法,布局随意,追求天
然石形之美;平台者则较讲究,刻钮之前先起台,所谓台者,即印章的平台,平台以上刻钮,平台以下
,方方正正完整无缺。平台上或雕鸟兽、或人物、或瓜果、或吉祥物,因形、因色、因巧创作,作品效
果古朴、端庄、尊贵。
值得一提的是,兽钮在寿山石印章钮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雍正元年制作的这几方玺印:“寿山石
夔龙钮宝“面四周刻浅浮雕博古夔龙纹;寿山石九龙钮雕夔龙边大宝,锈“雍正敕命之宝”;整龙钮寿山
石图书,镌“雍正御览之宝”;红色寿山石五宋龙钮宝,镌“雍正亲贤之宝”;红白寿山石双螭块长方引
首,铸”兢兢业业”;红色寿山石鼍龙钮图书,镌“敬天尊祖”;红色寿山石双兽钮图书,镌“亲贤爱民
”;红色寿山石双螭块扁钮长方引首,镌“为君难”;红色寿山石飞熊钮图书,镌“朝乾夕惕”:红色寿
山石苍龙教子钮图书,镌“雍正宸翰”。以上10方玺印其钮饰有龙、夔龙、螭等。这些印钮瑞兽大胆夸
张,筋力道劲,毛羽玲珑,丰腴华茂,给人以神秘之感。龙钮则高山盘曲环绕,海水波涛,云雾漫于其
间,苍龙毛发鳞角行刀流利,刻画细密。
5.篆刻
什么是篆刻?篆刻始于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推广使用小篆,篆文便成为印章印面所雕刻的
内容,以后世代相袭,成为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由于古代篆刻皆以金银铜玉为材料,直至元朝王冕
开创花乳石材刻印之后,寿山石的篆刻历史才翻开了第一页。篆刻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阳刻即白底
朱文,笔画往往纤细流利;阴刻即朱底白文,笔画粗犷苍劲,富有原始铭文的韵味。
篆刻特别讲究篆书。篆书有大篆、小篆等20多种,此外还有“变篆”。要采用哪一种篆书,根据印面的
布局而定。通常情况下,以朱白相间,出神入化者为妙。篆刻者都应该有很好的篆书功底,同时应该熟
悉书法的章法。雕刻时同样要经过审石、打稿、开雕等程序,但为了保留古朴、有力的刀法,寿山石篆
刻作品往往不需修光,反见生动和自然。
6. 镂空雕
什么是镂空雕?镂空雕是一种雕塑形式,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
下来。镂空雕由圆雕发展而来的技法,它是表现物像立体空间层次的寿山石雕刻技法,是从传统中国
石雕工艺中发展而来的。基于镂空雕的难度很大,所以从石料挑选、作品布局、刀具配备到雕刻程序
等,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镂空雕的石料必须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部分,更不应有裂纹和
高密度的砂格,否则容易造成断裂。镂空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还需要特制的长臂凿、
扒剔刀、铲底刀、钩型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由于镂空雕内部景物使用空间的很大限制,只能
依靠扩大入刀方向的办法来克服操作上的困难,所以镂雕景物的设计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一般来说
,透空的方向愈多,空洞愈密,镂雕就愈容易,效果也就愈佳。
7. 透雕
什么是透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称为透雕。透雕是浮
雕技法的延伸,透雕具有穿透性,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单面透
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要刻出来。透雕主要使用的是扁平的寿山石材。
8. 链雕
什么是链雕?链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链雕也是从圆雕技法中发展出来的
,最早见于玉器的雕琢。由于寿山石硬度比玉石低,因此雕刻寿山石链雕更为困难,稍有不慎,链断
石毁,前功尽废。寿山石的链雕起源于清初,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御宝《田黄三连章》就
是例证。链雕对石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质细性坚、纯而无格的寿山石比较合适。
9.镶嵌雕
什么是镶嵌雕?镶嵌雕又称屏雕,属于小件浮雕的范畴,最主要的是选择各种颜色的石片,根据预先设
计的图画进行分解,刻成浮雕,然后将石雕配件与漆器屏架或挂框组合在一起,有的石雕配件还与木
、牙、角等材料的雕刻部件组合。镶嵌雕重在画面设计以及对嵌饰主体——漆器屏风、挂联或器皿等
的选择。镶嵌雕设计包括“器具造型”和“雕刻画面”。二者力求统一协调,相互衬托,相互辉映。
寿山石镶嵌雕的代表人物首推林寿堪,他的镶嵌雕技艺精湛,在福州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