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清水河县陶瓷始于明朝正德初年,已经历经五百多年。明武宗皇帝登基初年,山西晋西北一带屡遭灾荒,保德县黄河沿岸的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了统治阶级的压迫和繁重的赋税,于是走西口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流浪谋生的贫苦农民顺黄河北上,到清水河县单台子、窑沟一带讨生活,发现这里的陶土质量高、土质细、胶性大,还有少量的釉土,完全具备制造陶瓷的条件。同时,这里紧靠黄河,水运交通十分方便。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一边开垦荒地,一边建窑烧瓷,开始生产陶瓷制品。
与此同时,当本地人看到这些外乡人靠生产、出售陶瓷制品,比种庄稼收入还高,也开始向这些外乡人学习练泥捏瓷、烧瓷的技术,也逐步建立起了瓷窑,生产瓷器。从此,清水河烧瓷业逐步形成了产业化。
据《绥远通志稿》记载,清水河县的陶瓷制品主要包括黑瓷和白瓷两种。黑窑产于窑沟,产品主要有缸、罐、盆、钵等;白瓷产于黑矾沟,产品为盘碗。都是手工操作。白瓷陶土和黑瓷陶土性质不同,胚胎不能经过风吹日晒,需要在热炕上烘干,待挂釉后才可入窑烧结。清水河县的白釉土并不理想,挂了当地釉土后,白而不匀而且少光泽,所以,当时必掺陕北保德所产釉土烧结,这样才能保证白色和光泽度的适度。
黑瓷大小各异,装窑时大件中套中件,中件中套小件,可以配套成完整的一整套。而白瓷制品的体积相差不大,不能成套入窑。尽管如此,用白瓷制成的碗、盆都属于细货,比黑瓷的利润高出不少。据史料记载,当时,清水河县黑瓷年产三十万件,产值达一万两白银;而白瓷年产则是二十万件,产值同样是一万两白银。明末清初,陶瓷工业是清水河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比其他行业的规模大、产品多、产值高。
1937年,日寇入侵华北,黄河水运被迫中断,清水河陶瓷业深受打击。此外,民国时期的苛捐杂税极其沉重,致使当地陶瓷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陶瓷业的勉强生存,使大批专门人才流失严重。新中国成立前夕,清水河全县陶瓷业从业人员仅剩二百多人。生产已经是时断时续,年产黑瓷不到十万件,白瓷也不到五万件。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人民恢复陶瓷生产,传统产业又获得了新生,黄河又开起了运输瓷器的帆船,陶瓷制品又有了销路。1956年,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清水河在窑沟建立了清水河县公私合营合作陶瓷厂。加强了技术力量,陶瓷生产规模由小变大,产值产量随之上升。随着生产的日益发展,1959年,这家工厂又改为地方国营陶瓷厂。
改革开放以后,清水河县的陶瓷生产更是实现了全机械化,有了筛选机、练泥机、成型机、轮碾机、球磨机、粉碎机、浇釉机等一大批专门设备,从而大大加快了生产进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时至今日,清水河县的陶瓷业仍然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独特的贡献。
五百多年历史的传承,让清水河的陶瓷业经久不衰,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清水河陶瓷业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诠释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