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瓷器需谨慎 文玩市场充斥大量古瓷器赝品

如今电视鉴宝节目火得很,鉴宝专家很吃香,还到全国各地去鉴宝。拍卖行也是不断暴出天价

,一件艺术品几个亿已经不稀罕了。全国收藏大军已近亿人。“盛世收藏”,一片繁荣。

可惜,知情者透露,这不过是虚假繁荣,实际上,“95%的收藏者,收藏了95%的赝品,

95%的人赔钱。”原因是,高仿的瓷器被拿到拍卖行当古董,一拍就是上百万;名画家本人都

说那是假画,照样拍出高价。

如今造假已经成一个行业,一条龙。有记者调查,2007年广州春拍一对元青花云龙纹梅瓶

以341万成交。于是很快到处都冒出“梅瓶”来。据调查,最先是五粮液集团为了一个明代酒

窖中的梅瓶所有权打官。于是有人就跑到景德镇专门订做了一批仿明梅瓶,运到离泸州老窖不

远的地方埋起来,然后假称找到了万历年一个酒窖,再领着台商去实地考查,大骗一票。后景

德旁边一个县一处工地上出了一窖元青花梅瓶,几十只。于是又有人请各家瓷器作坊加班加点

赶造梅瓶,大赚特赚。国内收藏界每两三年都会有一两个有影响的骗局,热闹一阵,上当的自

然都是收藏家。

当然,搞收藏的都有几个钱,上当亏了也不至于没饭吃。何况还有那些要装门面的大款,

明知是假的,也无所谓。所以这个虚假繁荣还会继续演下去,装点这个尚转型的时代。

日本瓷器的开端并不是本土自我演变的结果,当时中国的瓷器文化已经非常成熟,日本相

当于是在这种嫁接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日本的青花瓷的发展。1624年后,中国

青花瓷输入日本,伊万里青花中出现了完全仿制明代青花瓷的作品,日本首次成功烧制出青花

瓷器就被称为“伊万里青花瓷”。如今户栗美术馆收藏的青花双耳扁壶造型、装饰就是完全仿

制永乐青花扁壶。同时,受明代天启青花和所谓“祥瑞”器的影响,伊万里青花瓷纹样出现了

简洁、疏朗或通体装饰两种倾向。当时青花瓷依旧在日本迅速的发展出了很多的自我特点,比

如常见日本青花瓷喜欢把蓝色和红色一起使用,通常器物通体都有花纹装饰,且比较繁密。这

种风格在中国并不典型。

其实在级别较低的古董交易之中我们常见的一种日本瓷器是,看上去与中国某名窑风格有

相似之处,但是你又觉得这种相似之中还有一股子别扭劲,那么你翻过来看底下的题款,很有

可能你看到的是几个写的歪斜的中国字。歪斜的程度就可以知道这绝不是中国人写出来的。这

很有可能是就日本当年仿造的中国名窑瓷器。当年中国瓷器一经以贸易和礼品形式传入日本后

,立刻引起了日本各阶层的追捧。但供不应求,因此带有商品性质的仿制品开始充斥日本瓷器

市场。有观点认为:“17世纪后期,日本仿制中国瓷器的风气愈演愈烈。从目前的传世物来看

,其所仿制传世品的范围,上自宋代的龙泉、黑釉瓷,下自明代五彩、青花及德化窑瓷器。其

中带有欺骗性的作伪手法着实令人震惊,为了达到目的,诱使购买者的信任,他们往往在日本

本土烧制这类器物,然后经商人带来中国,在中国本土定做适合盒、罐、盘、碗等小件器物的

锦盒……”

来华学习瓷艺,当时应该是是日本一代又一代陶工的梦想。他们中间的成功者大抵如加藤

四郎和五良太甫这样。其中的加藤四郎曾在镰仓时代初期,来到中国浙江天目山学习制做黑釉

瓷器的技术,回国以后,仿制了很多黑釉瓷器,日本陶瓷界称之为“濑户天目”。到了14世纪

,濑户烧已成为得心应手的仿制窑了。五良太甫是于明万历时期来到中国学习制瓷技术的,带

有“五良太甫祥瑞造”款识的青花瓷器。

点赞 0

翡翠网巢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